DriveClub
作者:xeresx
來源:A9VG
對於跟我一樣,大多數新手玩家,最頭疼的不是競速賽,也不是計時賽,而是甩尾賽。 為什麼甩尾賽那麼讓人頭疼呢? 因為不管我們怎麼摩擦,就是不得分。 為什麼會得不到分了? 要怎樣才能得分呢?對於我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謎。
之前每一次甩尾賽想要拿到三星,都要費時費力費腦細胞,真是讓我的車輪都磨破了才能勉強拿到三星。 今天我的巡迴賽又到了“激動人心”的甩尾賽環節了,不用多說,一個小時起的節奏已經內定了。
這次是職業賽里面的“全英甩尾賽(All Britain Drift) ”,我用的Mclaren 12c 。 摩擦了大半個小時,碰運氣終於摩擦了到6500+(三星6400分),想到終於可以休息了,但是切出來一看,居然在好友排名列表裡沒我,這讓我又不得不又回去繼續摩擦,大概又過了二十分鐘的樣的,一直重複著四千,五千的死循環。
突然,在第一個甩尾計分段之間看到了一個幽靈車,仔細一看才髮型是世界紀錄的幽靈車(世界紀錄14000)。 第一甩尾計分段過後,我2000+的分數,顯示我比幽靈車高了500分,我心想,難道這把我要超神。 第二甩尾計分段過後,顯示我比幽靈車少了5000分。 冷靜下來過後,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幽靈車的行車線路,好像突然開竅了一樣,發現我以前一直都是瞎整。
我為大家整理一下,我從幽靈車學到的的東西和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1、幽靈車每個彎都非常的連貫,絕對不會犧牲速度而換取極少的分數(如果大家不是為了破世界紀錄,完全可以放棄一下小彎,全力保障大彎有足夠的速度)。
2、幽靈車每個彎都是走的最外道,使速度和距離最大化(全英甩尾賽用的是高速賽道,此條並不適用於所有賽道)。
3、進入甩尾段的角度和速度很重要,需要自己慢慢去試。
4、甩尾計分段的分數應該是由:(速度)(車身與賽道夾角)(距離)三部分組成的。
5、速度:較高的速度才能有較高的分數,速度過高會甩出賽道,速度太低無法完整過彎甚至無分。
6、夾角:較大的夾角才能有較高的分數,夾角過小分數很低,夾角過大停止計分。
7、距離:甩尾的距離越長,分數越高,長距離甩尾分數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8、甩尾段和高速段的界限都不是隨便劃的。
9、在快進入甩尾段的地方,就應該拉手剎甩尾了,不要等進入甩尾段了再做動作,就白白浪費一段距離。
10、在快進入高速段的地方,就應該有意識的回車頭了,車進入高速段就有一個初速度,只有速度達到100才開始計分。
11、以前我一直存在一個誤區,“高速段其實不重要,分數太少了,還不如我多在甩尾段摩擦摩擦分數可能還高些。”以至於甩尾段哪怕最後一點兒距離我都盡可 能摩擦得分,但往往只多了一兩百分甚至幾十分,而高速段往往都是從草叢或者減速帶裡面出來的,到下一個甩尾段也很難達到一個較高的速度完成長距離的甩尾, 然後又繼續摩擦,惡性循環。
12、其實“高速段”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連接,高速段如果得分低,只能說明連接不好,連接不好,那下一甩尾段就很可能做不好。 “全英甩尾賽”的賽道先是一段長距離的起步段,接著進入90°的第一甩尾段(距離較短),然後是第一高速段,接著進入一個“門“字形的180 °彎道(此彎是有'門'字的左上和右上兩個90°的彎再加上一個中間較長的直道組成的),接著進入第二高速段,最後是一個較長距離的甩尾段。
“全英甩尾賽”世界紀錄幽靈車(14000分)的每一段的大致分數:第一甩尾段1500,第一高速段700,第二甩尾段6500,第二高速段800,第三甩尾段4500.
我的最好成績10008分:第一甩尾段1000,第一高速段650,第二甩尾段3800,第二高速的750,第三甩尾段3800.
我做了一次實驗,在第一甩尾段一分未得的情況下,在第二甩尾段結束時我是5884分(比我最高成績那次前三段加起來還多了400分) ,也就是說我第二甩尾段在做的較好的情況下,能得到5000分。 就光是這第二甩尾段加上一、二高速段的分數就可以達到三星6400分的要求,所有大家可以適當放棄一些小的彎道而保證大彎的高分。
最後說一句,大家在比賽之前可以看看全球前50名的高手都用的什麼車,這輛車也多半是最適合這條賽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