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DM論壇作者:智慧的翼德

辩道论.jpg
辯道論

曹植的作品,作品中以優美的文筆探討了神仙之道,表達了對修道的不認同,並作出了大量例證。

著作內容:

夫神仙之書、道家之言,乃云:傅說上為辰尾宿;歲星降下為東方朔;淮南王安誅於淮南,而謂之獲道輕舉;鉤弋死於雲陽,而謂之屍逝柩空。 其為虛妄甚矣哉!

中興篤論之士有桓君山者,其所著述多善。 劉子駿嘗問:「言人誠能抑嗜欲,闔耳目,可不衰竭乎?」時庭中有一老榆,君山指而謂曰:「此樹無情慾可忍,無耳目可闔,然猶枯槁腐朽。而子駿乃言可不衰竭,非談也。」君山援榆喻之,未是也。 何者? 餘前為王莽典樂大夫。 〈樂記〉雲:文帝得魏文侯樂人竇公,年百八十,兩目盲。 帝奇而問之,何所施行? 對曰:臣年十三而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事,教臣鼓琴。 臣不能導引,不知壽得何力? 」君山論之曰:「頗得少盲,專一內視,情不外鑑之助也。」先難子駿,以內視無益;退論竇公,便以不外鑑證之,吾未見其定論也。 君山又曰:「方山有董仲君者,有罪繫獄,佯死,數日,目陷蟲出,死而復生,然後竟死。」生之必死,君子所達,夫何喻乎! 夫至神不過天地,不能使蟄蟲夏潛,震雷冬發,時變則物動,氣移而事應。 彼仲君者,乃能藏其氣,屍其體,爛其膚,出其蟲,無乃大怪乎!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盧江有左慈,陽城有儉。 始能行氣導引,慈曉房中之術,儉善辟穀,悉號數百歲。 本所以集之於魏國者,誠恐此人之徒,接姦詭以欺眾,行妖惡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 豈復欲觀神仙於瀛洲,求安期於邊海,釋金輅而顧云輿,棄文驥而求飛龍哉! 自家王與太子及餘兄弟,咸以為調笑,不信之矣。 然始等知上遇之有恆,奉不過於員吏,賞不加於無功,海島難得而遊,六黻難得而佩,終不敢進虛誕之言,出非常之語。 余嘗試儉,絕谷百日,躬與之寢處,行步起居自若也。 夫人不食七日則死,而儉乃如是。 然不必益壽,可以療疾,而不憚饑饉焉! 左慈善修房內之術,差可終命。 然自非有志至精,莫能行也。 甘始者,老而有少容,自諸術士咸共歸之。 然始辭繁寡實,頗有怪言。 余嘗闢左右,獨與之談,問其所行,溫顏以誘之,美辭以導之。 始 語餘:「吾本師姓韓,字世雄。嘗與師於南海作金,前後數四,投數万斤金於海。」又言:「諸梁時,西域胡來獻香罽、腰帶、割玉刀,時悔不取也。」又言:「車 師之西國,兒生,擘背出脾,欲其食少而努行也。」又言:「取鯉魚五寸一雙,合其一煮藥,俱投沸膏中。有藥者奮尾鼓鰓,遊行沈浮,有若處淵。其一者已熟而可 噉。」餘時問言:「率可試否?」言: 「是藥去此逾萬里,當出塞,始不自行,不能得也。」言不盡於此,頗難悉載,故粗舉其巨怪者。 始若遭秦始皇、漢武帝,則復為徐市、樂(欒)大之徒也! 桀、紂殊世而齊惡,奸人異代而等偽,乃如此耶!

又世虛然有仙人之說。 仙人者,儻猱猿之屬與? 世人得道化為仙人乎? 夫雉入海為蜃,燕入海為蛤,當夫徘徊其翼,差池其羽,猶自識也。 忽然自投,神化體變,乃更與黿鱉為,豈復自識翔林薄、巢垣屋之娛乎? 牛哀病而為虎,逢其兄而噬之。 若此者,何貴於變化邪! 夫帝者,位殊萬國,富有天下,威尊彰明,齊光日月。 宮殿闕庭,焜耀紫薇,何顧乎王母之宮、崑崙之域哉! 夫三烏被致,不如百官之美也。 素女嫦娥,不若椒房之麗也。 雲衣羽裳,不若黼黻之飾也。 駕螭載霓,不若乘輿之盛也。 瓊蕊玉華,不若玉圭之潔也。 而顧為匹夫所罔,納虛妄之辭,信眩惑之說,隆禮以招弗臣,傾產以供虛求,散王爵以榮之,清閒館以居之,經年累稔,終無一驗。 或歿於沙丘,或崩於五柞,臨時雖復誅其身,滅其族,紛然足為天下一笑矣!

若夫玄黃所以娛目,鏗鏘所以聳耳,媛妃所以紹先,芻豢所以悅口也。 何以甘無味之味,聽無聲之樂,觀無采之色也。 然壽命長短,骨體強劣,各有人焉。 善養者終之,勞擾者半之,虛用者殀之,其斯之謂歟!

兵法二十四篇.jpg
兵法二十四篇

諸葛亮晚年所著,記載了諸葛亮用兵作戰,治國安邦的經驗,共有二十四篇,故名《兵法二十四篇》。 在五丈原之戰中,諸葛亮死前將此書傳授給了姜維,正式繼承了自己的衣缽。

由 於年代久遠,兵法二十四篇多有遺失,現留存章目為視聽第三、納言第四、察疑第五、治人第六、舉措第七、考黜第八、治軍第九、賞罰第十、喜怒第十一、治亂第 十二、教令第十三、斬斷第十四、思慮第十五、陰察第十六、將苑之兵權篇、將苑之逐惡篇、將苑知人性篇、將苑之將才篇、將苑之將器篇、將苑之將弊篇。

著作內容:

視聽第三

視聽之政,謂視微形,聽細聲。 形微而不見,聲細而不聞,故明君視微之幾,聽細之大,以內和外,以外和內。 故為政之道,務於多聞,是以聽察採納眾下之言,謀及庶士,則萬物當其目,眾音佐其耳。 故經云:「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目為心視,口為心言,耳為心聽,身為心安。 故身之有心,若國之有君,以內和外,萬物昭然。 觀日月之形,不足以為明,聞雷霆之聲,不足以為聽,故人君以多見為智,多聞為神。 夫五音不聞,無以別宮商,五色不見​​,無以別玄黃。 蓋聞明君者常若晝夜,晝則公事行,夜則私事興。 或有吁嗟之怒而不得聞,或有進善之忠而不得信。 怨生不聞,則枉者不得申,進善不納,則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 故書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天聽。」此之謂也。

納言第四

納言之政,謂為諫諍,所以採眾下之謀也。 故君有諫臣,父有諫子,當其不義則諍之,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必危,夫人君拒諫,則忠臣不敢進其謀,而邪臣專行其政,此為國之害也。 故有道之國,危言危行;無道之國,危行言孫,上無所聞,下無所說。 故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故行成名著,後世以為聖。 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察疑第五

察移之政,謂察朱紫之色,別宮商之音。 故紅紫亂朱色,癮生疑正樂。 亂生於遠,疑生於惑。 物有異類,形有同色。 白石如玉,愚者寶之,魚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枯蔞似瓜,愚者實之。 故趙高指鹿為馬,秦王不以為疑;范蠡貢越美女,吳王不以為惑。 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 故聖人不可以意說為明,必信夫卜,佔其吉凶。 書曰:「三人佔,必從二人之言。」而有大疑者,「謀及庶人」。 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外不知內,惟患內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賤不知貴,惟患貴不知賤。 故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馬為策己者馳,神為通己者明。 故人君決獄行刑,患其不明。 或無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強者專辭,或弱者侵犯,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見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氣,災暴之患,禍亂之變。 惟明君治獄案刑,問其情辭,如不虛不匿,不枉不弊,觀其往來,察其進退,聽其聲響,瞻其看視,刑懼聲哀,來疾去遲,還顧吁嗟,此怨結之情不得伸也。 上瞻盜視,見怯退還,喘息卻聽,沉吟腹計,語言失度,來遲去速,不敢及顧,此罪人欲自免也。 孔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治人第六

治人之道,謂道之風化,陳示所以也。 故經云:「道之以德義而民與行,示之以號好惡而民之知禁。」日月之明,眾下仰之,乾坤之廣,萬物順之。 是乃堯、舜之君,遠夷貢獻,桀、紂之君,諸夏背叛,非天移動其人,是乃上化使然也。 故治人猶如養苗​​,先去其穢。 故國之將興,而伐於國,國之將衰,而伐於山。 明君之治,務知人之所以患皂服之使,小國之臣。 故曰,皂服無所不克,莫知其極,克食於民,而人有飢乏之變,則生亂逆。 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 如此,富國安民,不亦宜也? 夫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安。 故唐、虞之政,利人相逢,用天之時,分地之利,以豫凶年,秋存餘糧,以給不足,天下通財,路不拾遺,民無去就。 故五霸之世,不足者奉有餘。 故今諸侯好利,利興民爭,災害並起,強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雲,手足不安。 經云:「不貴難德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貴無用之物,使民心不亂。」各理其職,是以聖人之政治者。 古者齊景公之時,病民下奢侈,不遂禮制。 週、秦之宜,去文就質,而勸民之有利也。 夫作無用之器,聚無益之貨,金銀壁玉,珠璣翡翠,奇珍異寶,遠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 錦繡纂組,綺羅綾轂,玄黃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 雕文刻鏤,伎作之巧,難成之功,妨害農事,輜駢出入,袍裘索澤,此非庶人​​之所飾也。 重門畫獸,蕭牆數仞,塚墓過度,竭財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 經云:「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制之以財,用之以禮,豐年不奢,凶年不儉,素有蓄積,以儲其後,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時之氣乎?

舉措第七

舉措之政,謂舉直措諸枉也。 夫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故國之有輔,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細,輔不可弱,柱細則害,輔弱則傾。 故治國之道,舉直措諸枉,其國乃安。 夫柱以直木為堅,輔以直士為賢,直木出於幽林,賢士出於眾下。 故人君選舉,必求隱處,或有懷寶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絕,不見招求;或有忠賢孝弟,鄉里不舉;或有隱居以求志,行義以達其道;或有忠質於君,明黨相讒。 堯舉逸人,湯招有莘,周公採賤,皆得其人,以致太平。 故人君懸賞以待功,設位以待士,不曠庶官,闢四門以興治務,玄纁以聘幽隱,天下歸心,而不仁者遠矣。 夫所用者非所養,所養者非所用,貧陋為下,財色為上,讒邪得志,忠直遠放,玄纁不行,焉得賢輔哉? 若夫國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賢之過也。 夫失賢而不危,得賢而不安,未之有也。 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是以聘賢求士,猶嫁娶之道也,未有自嫁之女,出財為婦。 故女慕財聘而達其貞,士慕玄纁而達其名,以禮聘士,而其國乃寧矣。

考黜第八

考黜之政,謂遷善黜惡。 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惡,廣及四海,不敢遺小國之臣,下及庶人,進用賢良,退去貪懦,明良上下,企及國理,眾賢雨集,此所以勸善黜惡,陳之休咎。 故考黜之政,務知人之所苦。 其苦有五。 或 有小吏因公為私,乘權作姦,左手執戈,右手治生,內侵於官,外採於民,此所苦一也;或有過重罰輕,法令不均,無罪被辜,以致滅身,或有重罪得寬,扶強抑 弱,加以嚴刑,枉責其情,此所苦二也;或有縱罪惡之吏,害告訴之人,斷絕語辭,蔽藏其情,掠劫亡命,其枉不常,此所苦三也;或有長吏數易守宰,兼佐為政, 阿私所親,枉克所恨,逼切為行,偏頗不承法制,更因賦斂,傍課採利,送故待新,夤緣徵發,詐偽儲備,以成家產,此所苦四也;或有縣官慕功,賞罰之際,利人 之事,買賣之費,多所裁量,專其價數,民失其職,此所苦五也。 凡此五事,民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無此五者,不可不遷。 故書云:「三載考績,黜陟幽明。」

治軍第九

治軍之政,謂治邊境之事,匡教大亂之道,以威武為政,誅暴討逆,所以存國家安社稷之計。 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備,故含血之蠹,必有爪牙之用,喜則共戲,怒則相害,人無爪牙,故設兵革之器,以自輔衛。 故國以軍為輔,君以臣為佑,輔強則國安,輔弱則國危,在於所任之將也。 非民之將,非國之輔,非軍之主。 故治國以文為政,治軍以武為計;治國不可以不從外,治軍不可以不從內。 內謂諸夏,外謂戎狄。 戎狄之人,難以理化,易以威服,禮有所任,威有所施。 是以黃帝戰於涿鹿之野,唐堯戰於丹浦之水,舜伐有苗,禹討有扈,自五帝三王至聖之主,德化如斯,尚加之以威武,故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謀,然後乃施其事。 審天地之道,察眾人之心,習兵革之器,明賞罰之理,觀敵眾之謀,視道路之險,則安危之處,占主客之情,知進退之宜,順機會之時,設守御之備,強征伐之勢,揚士卒之能,圖成敗之計,處生死之事,然後乃可出軍任將,張禽敵之勢,此為軍之大略也。 夫將者,人之司命,國之利器,先定其計,然後乃行,其令若漂水暴流,其獲若鷹隼之擊物,靜若弓弩之張,動若機關之發,所向者破,而敵自滅。 將無思慮,士無氣勢,不齊其心,而專其謀,雖有百萬之眾,而敵不懼矣。 非讎不怨,非敵不戰。 工非魯般之目,無以見其工巧;戰非孫武之謀,無以出其計運。
夫計謀欲密,攻敵欲疾,獲若鷹擊,戰若河決,則兵未勞而敵自散,此用兵之勢也。 故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 是以智者先勝而後求戰,暗者先戰而後求勝;勝者隨道而途修,敗者斜行而失路,此順逆之計也。 將服其威、士專其力,勢不虛動,運如圓石,從高墜下,所向者碎,不可救止,是以無敵於前,無敵於後,此用兵之勢也。 故軍以奇計為謀,以絕智為主,能柔能剛,能弱能強,能存能亡,疾如風雨,舒如江海,不動如泰山,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地,充實如天,不竭如江河,始終如三光,生死如四時,衰旺如五行,奇正相生,而不可窮。 故軍以糧食為本,兵以奇正為始,器械為用,委積為備。 故國困於貴買,貧於遠輸,攻不可再,戰不可三,量力而用,用多則費。 罷去無益,則國可寧也,罷去無能,則國可利也。 夫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 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堅甲銳兵,不足以為強。 敵欲固守,攻其無備;敵欲興陣,出其不意;我往敵來,謹設所居;我起敵止,攻其左右;量其合敵,先擊其實。 不知守地,不知戰日,可備者眾,則專備者寡。 以慮相備,強弱相攻,勇怯相助,前後相赴,左右相趨,如常山之蛇,首尾俱到,此救兵之道也。 故勝者全威,謀之於身,知地形勢,不可豫言。 議之知其得失,詐之知其安危,計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慮之知其苦樂,謀之知其善備。 故兵從生擊死,避實擊虛,山陵之戰,不仰其高,水上之戰,不逆其流,草上之戰,不涉其深,平地之戰, 不逆其虛,道上之戰,不逆其孤;此五者,兵之利,地之所助也。 夫軍成於用勢,敗於謀漏,飢於遠輸,渴於躬井,勞於煩擾, 佚於安靜,疑於不戰,惑於見利,退於刑罰,進於賞賜,弱於見逼,強於用勢,困於見圍,懼於先至,驚於夜呼,亂於暗昧,迷於失道,窮於絕地,失於暴卒,得於豫計。 故立旌旗以視其目, 擊金鼓以鳴其耳,設斧鉞以齊其心,陳教令以同其道,興賞賜以勸其功,行誅伐以防其偽。 晝戰不相聞,旌旗為之舉,夜戰不相見,火鼓為之起,教令有不從,斧鉞為之使。 不知九地之使,則不知九變之道。 天之陰陽,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獲處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敵,不知其士,則不知其敵,不知其敵, 每戰必殆,故軍之所擊,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五間之道,軍之所親,將之所厚,非聖智不能用,非仁賢不能使。 五間得其情,則民可用,國可長保。 故兵求生則備,不得已則鬥,靜以理安,動以理威,無恃敵之不至,恃吾之不可擊。 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以賞待虛,以生待死,以眾待寡,以旺待衰,以伏待來。 整整之旌,堂堂之鼓,當順其前,而覆其後,固其險阻,而營其表,委之以利,柔之以害,以治軍之道全矣。

賞罰第十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 賞以興功,罰以禁姦,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以不均。 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故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怒,罰妄加則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讒之敗。 夫將專持生殺之威,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人國之五危也,賞伐不明,教令有不從,必殺可生,眾奸不禁;必生可殺,士卒散亡;忿怒不詳, 威武不行,賞罰不明,下不勸功;政教不當,法令不從;以私為公,人有二心。 故眾奸不禁,則不可久,士卒散亡,其眾必寡; 威武不行,見敵不起;下不勸工,上無強輔;法令不從,事亂不理,人有二心,其國危殆。 故防奸以政,救奢以儉,忠直可使理獄,廉平可使賞賜。 賞罰不曲,則人死服。 路有飢人,厩有肥馬,可謂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 故人君先募而後賞,先令而後誅,則人親附,畏而愛之,不令而行。 賞罰不正,則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死於非功。 賞賜不避怨仇,則齊桓得管仲之力;誅罰不避親戚,則周公有殺地之名。 書云:「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無黨無偏,王道平平。」此之謂也。

喜怒第十一

喜怒之政,謂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喜怒之間,必明其類。 怒不犯無罪之人,喜不從可戮之士,喜怒之際, 不可不詳。 喜不可縱有罪,怒不可戮無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 行其私而廢其功,將不可發私怒,而興戰必用眾心,苟合以私忿而合戰,則用眾必敗。 怒不可以復悅,喜不可以復怒,故以文為先,以武為後,先勝則必後負,先怒則必後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故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憂而不懼,悅而不喜。 可忿之事,然後加之威武,威武加則刑罰施,刑罰施則眾姦塞。 不加威武,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眾惡不理,其國亡。

治亂第十二

治亂之政,謂省官並職,去文就質也。 夫綿綿不絕,必有亂結,纖纖不伐,必成妖孽。 夫三綱不正,六紀不理,則大亂生矣。 故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 夫三軍之亂,紛紛擾擾,各惟其理。 明君治其綱紀,政治當有先後,先理綱,後理紀;先理令,後理罰;先理近,後理遠;先理內,後理外;先理本,後理末;先理強,後理弱;先理大,後理小;先理身,後理人。 是以理網則紀張,理令則罰行,理近則遠安,理外則外端,理本則末通,理強則弱伸,理大則小行,理上則下正,理身則人敬,此乃治國之道也。

教令第十三

教令之政,謂上為下教也。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為, 人之所瞻也。 夫釋己救人,是謂逆政,正己教人,是謂順政。 故為君之道,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後,不教而戰,是謂棄之。 先習士卒用兵之道,其法有五:一曰,使目習其旌旗指麾之變,縱橫之術;二曰,使耳習聞金鼓之聲,靜動行止;三曰,使心習刑罰之嚴,爵賞之利;四曰,使手習五兵之便,鬥戰之備;五曰,使足習周旋走趨之列,進退之宜;故號為五教。 教令軍隊,各有其道。 左教青龍,右教白虎,前教朱雀,後教玄武,中央軒轅,大將軍之所處,左矛右戟,前盾後弩,中央旗鼓。 旗鼓俱進。 聞鼓則進,聞金則止,隨其指揮,五陳乃理。 正陳之法,旗鼓之主: 一鼓,舉其青旗,則為直陣;二鼓,舉其赤旗,則為銳陣;三鼓,舉其黃旗,則為方陣;四鼓,舉其白旗,則為圓陣;五鼓,舉其黑旗,則為曲陣。 直陣者,木陣也;銳陣者,火陣也;方陣者,土陣也;圓陣者,金陣者;曲陣者,水陣也。 此五行之陣,輾轉相生,衝對相勝,相生為救,相勝為戰,相生為助,相勝為敵。 凡結五陣之法,五五相保,五人為一長,五長為一師,五師為一枝,五枝為一火;五火為一撞,五撞為一軍,則軍士具矣。 夫兵利之所便,務知節度。 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壯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糧牧,智者為謀主。 鄉里相比,五五相保,一鼓整行,二鼓習陣,三鼓起食,四鼓嚴辦,五鼓就行。 聞鼓聽金,然後舉旗,出兵以次第,一鳴鼓三通, 旌旗發揚,舉兵先攻者賞,卻退者斬,此教令也。

斬斷第十四

斬斷之政,謂不從教令之法也。 其法有七,一曰輕,二曰慢, 三曰盜,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亂,七曰誤,此治軍之禁也。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故設斧鉞之威,以待不從令者誅之。 軍法異等,過輕罰重,令不可犯,犯令者斬。 期會不到,聞鼓不行,乘寬自留,避回自止,初近後遠,喚名不應,車甲不具,兵器不備,此為輕軍,輕軍者斬。 受令不傳,傳令不審,迷惑吏士,金鼓不聞,旌旗不睹,此謂慢軍,慢軍者斬。 食不禀糧,軍不省兵, 賦賜不均,阿私所親,取非其物,借貸不還,奪人頭者,以獲其功,此謂盜軍,盜軍者斬。 變改姓名,衣物不鮮,旌旗裂壞,金鼓不具,兵刃不磨,器仗不堅,矢不著羽,弓弩無弦,法令不行此為欺軍,欺軍者斬。 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按旗不伏,舉旗不起,指揮不隨,避前向後,縱髮亂行,折其弓弩之勢,卻退不鬥,宜左或右,扶傷舉死,自托而歸,此謂背軍,背軍者斬。 出軍行將,士卒爭先,紛紛擾擾,車騎相連,咽塞路道,後不得先, 呼喚喧嘩,無所聽從,失亂行次,兵刃中傷,長短不理,上下縱橫,此為亂軍,亂軍者斬。 屯營所止,問其鄉里,親近相隨,共食相保,不得越次,強入他伍;幹誤次第,不可呵止,度營出入,不由門戶,不自啟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飲酒,阿私取受,大言警語,疑惑吏士,此謂誤軍,誤軍者斬。 斬斷之後,此萬事乃理也。

思慮第十五

思慮之政,謂思近慮遠也。 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故君子思不出其位。 思者,正謀也,慮者,思事之計也。 非其位不謀其政,非其事不慮其計。 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 故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是以九重之台,雖高必壞。 故仰高者不可怨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 是以秦穆公伐鄭,二子知其害;吳王受越女,子胥知其敗;虞受晉璧馬,宮之奇知其害; 宋襄公練兵車,目夷知其負。 凡此之智,思慮之至,可謂明矣, 夫隨覆陳之軌,追陷溺之後,以赴其前,何及之有? 故秦承霸業,不及堯、舜之道。 夫危生於安,亡生於存,亂生於治。 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陰察第十六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 外傷則內孤,上惑則下疑;疑則親者不用,惑則視者失度;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 國危則不安。 是以思者慮遠,遠慮者安,無慮者危。 富者得志, 貧者失時,甚愛太費,多藏厚亡,竭財相買,無功自專,憂事眾者煩,煩生於怠。 船漏則水入,囊穿則內空,山小無獸,水淺無魚,樹弱無巢,牆壞屋傾,堤決水漾,疾走者僕,安行者遲,乘危者淺,履水者懼,涉泉者溺,遇水者渡,無楫者不濟,失侶者遠顧,賞罰者少功,不誠者失信。 唇亡齒寒,毛落皮單。 阿私亂言,偏聽者生患。 善謀者勝,惡謀者分,善之勸惡,如春雨澤。 麒麟易乘,駑駘難習。 不視者盲,不聽者聾。 根傷則葉枯,葉枯則花落,花落則實亡。 柱細則屋傾,本細則末撓,下小則上崩。 不辨黑白,棄土取石,羊虎同群。 衣破者補,帶短者續。 弄刀者傷手,打者傷足。 洗不必江河,要之卻垢;馬不必麒麟,要之疾足;賢不必聖人,要之智通。 總之,有五德: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賞賢罰罪,三曰安仁和眾,四曰保大定功,五曰豐撓拒讒,此之謂五德。

將苑之兵權篇

夫兵之權者, 是三軍之司命, 主將之威勢. 將能執兵之權, 操兵之要勢, 而臨群下, 譬如猛虎, 加之羽翼而翔四海, 隨所遇而施之. 若將失權, 不操其勢, 亦如魚龍脫於江湖, 欲求遊洋之勢, 奔濤戲浪, 何可得也.

將苑之逐惡篇

夫軍國之弊, 有五害焉: 一曰, 結黨相連, 毀賢良; 二曰, 侈其衣服, 異其冠帶; 三曰, 虛誇妖術, 詭言神道; 四曰, 關察是非,利以動眾; 五曰, 伺候得失, 陰結敵人. 此所謂姦偽悖德之人, 可遠而不可親也.

將苑之人性篇

夫 人之性, 莫難察焉. 美惡既殊, 情貌不一. 有溫良而為詐者, 有外恭而內欺者, 有外勇而內怯者, 有盡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 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曰,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三曰, 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曰, 告知以禍難而觀其勇; 五曰,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曰,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曰,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將苑之將才篇

夫 將材有九. 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 而知其飢寒, 察其勞苦, 此之謂人將. 事無苟免, 不為利擾, 有死之榮, 無生之辱, 此之謂義將. 貴而不驕, 勝而不恃, 賢而能下, 剛而能忍, 此之謂禮將. 奇變莫測, 動應多端, 轉禍為福, 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 進有厚賞, 退有嚴刑, 賞不逾時, 刑不擇貴, 此之謂信將. 足輕戎馬, 氣蓋千夫, 善固疆場, 長於箭戟, 此之謂步將. 登高履險, 馳射如飛, 進則先行, 退則後殿, 此之謂騎將. 氣凌三軍, 志輕疆虜, 怯於小戰, 勇於大敵, 此之謂猛將.見賢若不及, 從諫如順流, 寬而能剛, 勇而多計, 此之謂大將.

將苑之將器篇

將 之器, 其用大小不同. 若乃察其奸, 伺其禍, 為眾所服, 此十夫之將. 夙興夜寐, 言詞密察, 此百夫之將. 直而有慮,勇而能鬥, 此千夫之將. 外貌桓桓, 中情烈烈, 知人勤勞, 悉人飢寒, 此萬夫之將. 進賢進能, 日慎一日, 誠信寬大, 閒於理亂, 此十萬人之將. 仁愛治於下, 信義服鄰國, 上知天文, 中察人事, 下識地理, 四海之內, 視如室家, 此天下之將.

將苑之將弊篇

夫為將之道, 有八弊焉, 一曰貪而無厭, 二曰妒賢嫉能, 三曰信讒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猶豫不自決, 六曰荒癮於酒色, 七曰奸詐而自怯, 八曰狡言而不以禮。

仇国论.jpg
仇國論

譙周著作,於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所作,是一篇反對姜維窮兵黷武、發動連年北伐的文章。 文中提出應當休養生息,與民休息,靜待敵方有變。 這篇文章也被視為益州本土人士對蜀漢外來統治集團的反抗。 更反映出了兩方矛盾由來已久,為之後的魏國伐蜀譙周勸劉禪投降的一幕埋下了伏筆。

著作內容:

因餘之國小,而肇建之國大,並爭於世而為仇敵。 因餘之國有高賢卿者,問於伏愚子曰:'今國事未定,上下勞心,往古之事,能以弱勝強者,其術何如?'伏愚子曰:'吾聞之,處大無患者恆多慢,處小有憂者恆思善;多慢則生亂,思善則生治,理之常也。 故周文養民,以少取多;勾踐卹眾,以弱斃強,此其術也。 '賢卿曰:'囊者項強漢弱,相與戰爭,無日寧息,然項羽與漢約分鴻溝為界,各欲歸息民;張良以為民志既定,則難動也,尋帥追羽,終斃項氏,豈必由文王之事乎?'肇建之國方有疾疢,我因其隙,陷其邊陲,覬增其疾而斃之也。 ”伏愚子曰:'當殷、週之際,王候世尊,君臣久固,民習所專;深根者難拔,據固者難遷。當此之時,雖漢祖安能杖劍鞭馬而取天下乎?當秦罷候置守之後,民疲 秦役,天下土崩;或歲改主,或月易公,鳥驚獸駭,莫知所從,於是豪強並爭,虎裂狼分,疾搏者獲多,遲後者見吞。今我與肇建皆傳國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 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夫民疲勞,則騷擾之兆生,上慢下暴則瓦解之形起。諺曰:“射幸數跌,不如審發。 ”是故智者不為小利移目,不為意似改步,時可而後動,數合而後舉,故湯、武之師不再戰而克,誠重民勞而度時審也。如遂極武黜徵,土崩勢生,不幸遇難,雖有智者將不能謀之矣;若乃奇變縱橫,出入無間,衝波截轍,超谷越山,不由舟揖而濟盟津者,我愚子也,實所不及。

春秋左氏传.jpg
春秋左氏傳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 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三國中關羽由其喜愛閱讀《左傳》,常常秉書夜讀,三國志載“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

《左傳》在史學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後,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經學通論·春秋》評論說:左氏敘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論,亦當在司馬遷、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經書,可以獨有千古。

它代表了先秦史學和文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它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學巨著。 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相斫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 其聲律兼有詩歌之美,言辭婉轉,情理深入,描寫入微,是中國最為優秀的史書之一。 受到學界重視是在魏晉時期,先後有服虔、杜預為其作註解,以後成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典论.jpg
典論

曹丕著作,成於其為魏太子之時,原有22篇,後大都亡佚,現存《自敘》、《論文》、《論方術》三篇。

《典論》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題論文,評價了建安七子的長處及短處,並提出“文氣”這一概念。 文中對文學的價值予以肯定。 當時儒家對”文“的肯定主要集中在經典及史書上,而曹丕所說“文”,則包括詩、賦在內。 曹丕此舉,相當於把文學正式提高到與經典、史書並列的位置,為之後的魏晉文學蓬勃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遁甲天书.jpg
遁甲天書

左慈於山中獲得的修道奇書,分有《天遁》《地遁》《人遁》。 左慈修煉此書得以成道,曾在酒席上戲耍曹操。 此物與三國志遊戲中,一般也都是作為最高級別的寶物,效果多為+智力10並附帶【神眼】【妖術】等稀有技能,為不可多得寶物。

管子.jpg
管子

記載春秋齊國管仲的言行事蹟,內容龐雜,包括法、儒、道、陰陽、名、兵、農等多家觀點,由西漢劉向整理編纂而成,共86篇,現存76篇。

韓非、賈誼、司馬遷等人都認為它有一個中心思想,即主張法治的同時也提倡用道德教化來進行統治,對禮和法是並重的。 所以有人推測這是齊國學者結合本國特點,託名管仲提出的一種新學說。 也許是劉向或其他人把各派的著作編進了《管子》,造成了內容龐雜的結果。 儘管如此,《管子》還是在保存豐富的史料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

韩非子.jpg
韓非子

記載春秋末期法家韓非言論的著作。 此書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張人性本惡,應當以法約束,同時也主張君主集權。 其思想收到了秦皇嬴政的極大肯定,並為之後歷代很多帝王喜愛及鑽研的書目。

遊戲中附帶增加政治的效果。

汉书.jpg
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淮南子.jpg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我國西漢時期創作的一部論文集,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 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後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子.jpg
老子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註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礼记.jpg
禮記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 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 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 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列女传.jpg
列女傳

《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 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目前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註佚名。 也有人為認為,現在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

六韬.jpg
六韜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相傳為周朝開國元勳姜尚姜子牙的著作,實則可能是春秋戰國編撰,而作者已不可考。 全書共六卷、分別為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這也是六韜《名稱》之來源。 此書集合了先秦兵家的大成思想,對後世的軍事理念具有重大意義。
相傳大漢開國元勳張良曾路遇老人,數次對老人的要求予以滿足,老人遂贈此書與他,張良得後方知是兵法,遂努力修習並日益精進,後助劉邦擊敗項羽,奪得天下。

吕氏春秋.jpg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當時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三千人共同編著。 在公元前239年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夕。
書以易學、陰陽、五行、干支文化思想為總綱,融合眾家所長,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 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论语.jpg
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成書於戰國初期。
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 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

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 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 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论语集解.jpg
論語集解

三國時期魏國何晏的著作,成書於東漢齊王芳正始年間。 是我國第一部“集解”體訓釋專著,也是迄今為止保存最早的一部《論語》訓釋專書。 《論語集解》註解《論語》並闡釋哲理思想的著作。 十卷與二十卷本共存。

孟德新书.jpg
孟德新書

三國時期英雄曹操的著作,乃是其總結半生軍事生涯、在前人基礎上總結並創新軍事理論的成果,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兵書。 共十四篇,其中十三篇是兵法韜略,而最後一篇是政略。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將此書交給張松閱覽,問其此書如何。 張松為報復曹操遂說其為抄襲,並倒背如流,使得曹操一氣之下將其焚燒,進而就此失傳。

而現實中失傳的原因可能是, 之後取代曹魏的晉朝避諱而限制並銷毀此書,而民間百姓則由於抵觸曹操的原因也不愛收藏此書。

墨子.jpg
墨子

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言行及思想的著作,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彙編而成,西漢劉向又整理成七十一篇,六朝以後逐漸亡佚。

其內容廣博,包括了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後學的重要史料。

此書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反映了後期墨家的思想。

平南指掌图.jpg
平南指掌圖

三國演義中由蜀國永昌郡功曹呂凱所畫,並進獻給諸葛亮,幫助其平定南蠻叛亂。 但三國志並沒有記載呂凱繪有平蠻指掌圖,進而推斷可能是羅貫中虛構出的物品。

乾象历注.jpg
乾象歷注

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的著作,內容為註解《乾象歷》。

鄭玄,字康成,高密市人,為漢尚書僕射鄭崇八世孫,東漢經學大師、大司農。 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 遊學歸里之後,复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 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注疏,潛心著述。 以古文經學為主,兼採今文經說,遍注群經,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餘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後人紀念其人建有鄭公祠。

《乾象歷》是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至吳亡(公元280年)實施的曆法。 東漢末劉洪撰。

青囊书.jpg
青囊書

三國時期神醫華佗的著作。 記載了華佗行醫經驗的醫書,是其畢生心血,但由於華佗為治療曹操頭痛病而提議對其腦部開刀,使得曹操懷疑華佗圖謀不軌,將其囚禁。 華佗知自己命不久矣,遂將此書傳給看押的獄卒,獄卒收到後準備辭官行醫,但在準備期間被自己的妻子以危害其安全為由焚燒,最終只搶救得幾頁關於閹割及健身的內容,大部失傳。

三略.jpg
三略

漢初隱士黃石公的著作,又稱《黃石公三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兵書。 最早見諸於司馬遷的《史記》。 分上略、中略、下略3個部分,共3800餘字。

與前代兵書不同,它是一部專論戰略的兵書,尤其側重闡述政略,這是該書的一個顯著特點。 《三略》的另一個特點,即是大量引用古代兵書《軍讖》、《軍勢》中的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共引用了700餘字,佔全書的1/6強。
因而為後人保留了這兩部已佚兵書的部分精華。

山海经.jpg
山海經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 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鯀禹治水等。 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不詳。

伤寒杂病论.jpg
傷寒雜病論

漢末三國時期名義張仲景的著作。 已佚,後世根據該書佚文,分別整理成《傷寒論》、《金匱要略》。 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

商君书.jpg
商君書

戰國時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也稱《商子》,現存24篇,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書》側重記載法家商鞅輔佐秦孝公時進行革新變法、重農重戰、重刑厚賞、反斥儒家言論,主要反映了戰國法家的政治思想。

在《漢書》中錄有二十九篇,但現在僅存二十四篇(另有兩篇有目無文)。 其中有些篇所述史實在商鞅死後,說明不是商鞅本人所作,但書中保留了商鞅法家思想遺著,並記錄了商鞅的言行,約為戰國末年商鞅後學編成。

诗集.jpg
史記

西漢司馬遷的著作,中國二十四史之首,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並首次使用紀傳體描寫歷史,成為之後歷史文本的模範。

诗经.jpg
詩經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因此又稱“詩三百”。 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 (正式使用《詩經》,應該起於南宋初年-屈萬里)。 漢朝毛亨、毛萇曾註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

《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 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

时要论.jpg
時要論

由魏國官吏王基撰寫。 在目睹而上級曹爽專制導致國內風化大壞,王基不畏強權撰寫《時​​要論》加以譏諷。

书经.jpg
書經

儒家五經之一,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公之於眾的(古代)皇室文獻”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

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

司马法.jpg
司馬法

春秋時期齊國兵法家司馬穰苴所著兵書,是我國古代重要兵書之一,約成書於戰國初期。 漢代對《司馬法》評價很高,馬融、鄭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馬法》為重要文獻資料而加以徵引,據以考證西周和春秋時期的軍制。 晉唐之間,杜預、賈公彥、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馬法》為立說的根據。 可見《司馬法》當時仍具有軍事權威著作的聲譽。 宋更是把把《司馬法》列為《武經七書》之一,頒行武學,定為將校必讀之書,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司馬穰苴,本姓田,為齊國王族,因功被封大司馬,遂稱司馬氏。 他是繼姜尚之後一位承上啟下的著名軍事家,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後因齊景公聽信讒言,司馬穰苴被罷黜,未幾抑鬱發病而死。 由於年代久遠,其事蹟流傳不多,但其軍事思想卻影響巨大,司馬遷贊曰:“閎廓深遠,雖三代征伐,未能竟其義。

四月民令.jpg
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曾誤稱《齊人月令》,是東漢後期敘述一年例行農事活動的專書,是東漢大尚書崔寔模仿古時月令所著的農業著作,成書於2世紀中期,

敘述田莊從正月直到十二月中的農業活動,對古時穀類、瓜菜的種植時令和栽種方法有所詳述,亦有篇章介​​紹當時的紡績、織染和釀造、製藥等手工業。

孙膑兵法.jpg
孫臏兵法

戰國時期齊國孫臏所著兵書,共十六篇,在《孫子》及《吳子》的基礎上做了不少的補充,提出了諸如戰爭觀,重勢等全新的理念。 後是一般將其與《孫子》並稱孫子兵法。

孫臏,孫武后裔,曾與龐涓為同窗師從鬼穀子學習兵法。 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因嫉賢妒能,恐孫臏取代他的位置,騙孫臏到魏使用奸計,孫臏被處以髕刑。 齊欣賞其兵法韜略後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被田忌善而客待。 後通過田忌賽馬被引薦與齊威王任為軍師。 先後通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擊敗強大的魏國,並擊殺龐涓,從此魏國一蹶不振。

孙子兵法.jpg
孫子兵法

春秋時期齊國人孫武所做,故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古典軍事文著作的最高峰,同時也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

孫子,孫氏,名武,字長卿。 出自媯姓或姬姓,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哲學家,今日在山東、江蘇等地,尚有祀奉孫武的廟宇,多謂之兵聖廟。 春秋末期軍事家。 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三國時期孫堅號為孫武后裔,故其家族持有寶物孫子兵法,歷代遊戲均為增加統帥值最高的寶物。

太平清领道.jpg
太平清領道

又名《太平經》,共170卷,是道教的一部重要的經書。 現存在明朝《正統道藏》中有57卷。 《太平經》的思想,為早期的道教派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所接受。

其內容非常龐雜,把老莊之道和鬼神信仰與陰陽五行和神仙家的方術結合,創造了一套複雜的神學體系。 繼承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觀,並結合了《周易》和漢代流行的元氣說來闡述宇宙生成理論,認為宇宙的本原是元氣。 同時他也提出了一套政治設想來描述理想的太平世界。 提出君明,臣良,民順是世界太平的根本條件。

太平要术.jpg
太平要術

《三國演義》所說的《太平要術》其實就是莊子著的《南華經》,即《莊子》。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傳說中的鉅鹿郡起義首領張角入山採藥,遇“南華老仙”,授之《太平要術》,遂開始“散施符水”念咒治病,還能“呼風喚雨”,自稱“太平道人”,“大賢良師”,創太平道,又名“黃老道”,信徒發展為數十萬人。

之後張角利用東漢讖緯迷信盛行的社會風氣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之言,並在公元184年揭竿起義,起義人數高達四十五萬,從根本上動搖了漢朝統治的根基,開啟了三國亂世的序幕。

尉缭子.jpg
尉繚子

關於此書作者,一說《尉繚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時的隱士,一說為秦始皇時的大樑人尉繚。

今本《尉繚子》共分五卷。 卷一:包括“天官”、“兵談”、“制談”、“戰略”、“攻權”5篇,主要論述政治、經濟和軍事的關係,攻城與作戰的原則,主張行事不應依靠鬼神,而應依賴人的智慧。 卷二:包括“守議”、“十二陵”、“武議”、“將理”、“原官”5篇,主要論述戰爭的性質、作用和守城的原則。 卷三:包括“治本”、“戰權”、“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5篇,主要講述用兵的原則、軍隊的紀律和獎懲制度。 卷四:包括“束伍令”、“經卒令”、“勒卒令”、“將令”、“踵軍令”5篇,主要敘述戰場法紀、部隊的編組、標誌和指揮信號,以及行軍序列。 卷五:包括“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4篇,主要論述軍隊的訓練和取勝之道。

魏公子兵法.jpg
魏公子兵法

戰國時期四君子之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所著兵書。

戰國時期,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合縱攻秦的勝利,使魏無忌的聲威大震,各諸侯都向他進獻兵法,魏無忌編寫成書,後世稱為《魏公子兵法》。

吴越春秋.jpg
吳越春秋

是成書於東漢的一部歷史散文,趙曄撰。 其書今存十卷,主要敘述吳越爭霸的故事,前五卷以吳為主,後五​​卷以越為主。

在體例上兼有編年體和紀傳體史書的特點,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雛形。 全書所敘重要事件都明確標示年代,但實際並不准確,多有訛誤。

全書以吳越爭霸為主線,具體到各章又都有自己的重點,保持相對獨立性;各章之間前後貫通,一脈相承,講述的故事具有連續性。

吴子.jpg
吳子

戰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家吳起所著兵書,又稱《吳子兵法》、《吳起兵法》。

書中提出以治為勝,賞罰嚴明,主張在軍隊實行“進有重賞,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嚴不可犯”。 提出“用兵之法,教戒為先”,主張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使士卒掌握各種作戰本領,提高整個軍隊的戰鬥力。 強調“簡募良材”,根據士卒體力、技能等條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編組,實現軍隊的優化組合。 要求統軍將領“總文武”、“兼剛柔”,具備理、備、果、戒、約的“五慎”條件,掌握氣機、地機、事機、力機四個關鍵的因素。

西蜀地形图.jpg
西蜀地形圖

相傳為東漢末年文人張松所繪。

張松,字永年,蜀郡人,劉璋的部下,益州別駕。 長得額䦆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但很有才幹,言語有若銅鐘,可過目不忘。 後劉備來攻益州牧劉璋,為報劉備優待,將其所繪的《西蜀地形圖》暗獻給劉備,使得劉備在益州節節取勝,逼的劉璋走向滅亡。

相傳劉備死後,《西蜀地形圖》隱沒於蜀國廣漢,但今天仍然下落不明。

孝经传.jpg
孝經傳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 傳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 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 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註解者及百家。 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全書共分18章。

晏子春秋.jpg
晏子春秋

記述春秋末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著作。 分內篇、外篇兩部分,內篇分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

諫上、諫下主要記敘晏嬰勸諫齊君的言行,問上、問下主要記敘君臣之間、卿士之間以及外交活動中的問答,雜上、雜下主要記敘晏嬰其他各種各樣的事件。 外篇兩篇內容較為駁雜,與內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別。 各篇之間的內容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互有聯繫,個別的還有互相矛盾之處。

易经.jpg
易經

據說是由伏羲氏與周文王(姬昌)根據《河圖》、《洛書》演繹並加以總結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又稱《周易》或《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 “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战国策.jpg
戰國策

簡稱《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縱橫家的實戰演習手冊。 本書亦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共33卷,約12萬字。

治论.jpg
治論

三國時期魏國王昶著。 他雖非中央官吏,任職京外,但洞察國情,明曉大勢,認為曹魏政權“法制苛碎”,承襲了秦漢之弊端,隱患之本在於“國典”,更新治國之策,勢在必行。 遂針對時弊,他著述《治論》20餘篇,並以一統華夏為要務。 《治論》一書,主張恢復以儒治國,這跟曹操一貫提倡的“唯才是舉”思想頗有不同。 強調官者要棄絕浮華,貴族子弟應進入太學讀書,尤其提出要以考試制度來選官任人。

周书阴符.jpg
周書陰符

傳為黃帝所撰,戰國時蘇秦得此書後,發奮研讀,以一人而為六國之相。 《隋書·經籍志》兵家始載有《陰符鈴錄》一卷, 《周書陰符》九卷,今亦未知其詳,且皆不言“經”。

庄子.jpg
莊子

記載春秋時期思想家莊子言行的著作。 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流傳版本,今已失傳。 目前所傳三十三篇,已經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 內篇大體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則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複雜的體系。

0068_01101EE0.GT1G.0.jpg
鹽鐵論

是中國西漢桓寬根據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議記錄“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 書中記述了當時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的一場大辯論。 該書共分六十篇,標有題目,內容是前後相連的。 桓寬的思想和賢良文學人士相同,所以書中不免有對桑弘羊的批評之詞。 書中語言很精練,對各方的記述也很生動,為現代人再現了當時的情況。

0086_01582360.GT1G.0.jpg
博弈論

三國時期吳國文學家、史學家、經學家韋昭所著,是勸說太子孫和掌握一些權衡利弊的本領所做的論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 Hs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