ぼくは航空管制官DS

《我是航空管制員》系列是以擔當空港的交通管理為任務的模擬類游戲,在PC、PSP平台上都擁有很高的人氣,目前全系列在日本擁有累計35萬份的銷量。 作 為系列首度登陸NDS平台的作品,《我是航空管制員DS》將採用獨特的上下兩畫面的系統,利用觸摸屏進行飛機的選擇、離著陸的指示等操作,每個關卡都有不 同的任務目標,從飛機出發到著陸,玩家必須擁有與實際航空管制官相同的冷靜的判斷力,作出正確的指示,避免飛機航線間的衝突帶來的不可挽回的損失。 同時遊戲中玩家還要面對天氣的考驗,遊戲一共設置了雨天、夜間、雪天等不同的環境給玩家設下各種困難。

本作一共收錄了日本五大空港,包括:福岡空港、關西國際空港、中部國際空港、東京國際空港(羽田)和新千歲空港。 登場的飛機型號包括:A300、A310、A320、B747、B767、B777、MD-81。

遊戲還將利用Wi-Fi無線通信機能支持玩家間的情報交換,另外還對應DS的振動卡,在飛機離陸與著陸時可以感受到振動的臨場感。


主菜單
ぼくは航空管制室:空港選擇進行遊戲和遊戲教學ぼく管資料室:遊戲中的名詞解說和記載各關的最高得分。
ぼく管設定室:設定遊戲的音效、消除記錄和震動效果。

基本操作
A鍵:確定
B鍵:取消
Y鍵:顯示飛機班次、跑道和停機坪編號。
X鍵:暫停選項,包括有繼續遊戲、重新遊戲、選擇空港和回主菜單四項,同START鍵。
L鍵:畫面隨意移動,瀏覽整個機場的運轉狀況。

主畫面介紹
上屏:上屏顯示的是機場的概況。 其中畫面中有幾項是需要注意的。
綠色的線:機場上空的繞場航道,一般待降落的客機都在這航道上飛行。
藍色的線:進入繞場航道的路線。
紅色的線:進入降落過程的路線。
飛機跑道:一般是跑道兩頭都可以降落和起飛的,實際遊戲中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
橘色路線:客機進入跑道或者進入停機坪的行走路線。
停機坪:停放客機的地方。

狀態欄:在畫面的下方,從左到右分別為:風向風力,累計不滿度、得分欄、時鐘(時鐘上的紅色部分錶示值班時間段)

圖標說明
塔台:正在與塔台聯繫。
轉圈箭頭:正在繞場飛行。
下藍箭頭:正在進入進場範圍。
下黃箭頭;正在降落。
上黃箭頭:正在起飛。
彎向箭頭:正在航道盤旋,通常是由於降落過程中沒有接到確認指令。
輪子:正在滑行。 指定停機坪(降落)或跑道(起飛)後會與數字交替閃動。
黃色燈泡:正在被牽引車拉到橘色路線準備進入跑道。
皮包:正在登機,出現這個表示快要起飛了。
此外,在圖標旁的有客機中乘客的不滿意槽,槽積累越多得到的分數就越少。 (使不滿度上升的因素:處於繞場飛行或等候指令狀態長期接不到指令,以及出現降落失敗回到繞場航道的情況)

指令說明
入場時:高/低速指令。
繞場時:高/低速、指定跑道、等待。
下降時:降落允許、取消降落。
跑道上:指定停機坪、等待。
登機結束後:確認航線。
確認航線後:指定跑道。
跑道旁:起飛、等待。
起飛後:離場確認。



遊戲目的

遊戲的最大樂趣就是考驗玩家的控制能力和判斷能力,每個機場都有初級。 中級和上級之分。 遊戲就是在限定的工作時間內達到限定的分數就可以取勝,但是在限定時間內不能達到預定的分數或是出現飛行事故都會GAME OVER。 每成功完成一次客機的起飛或是降落的全過程就會得到200分;在選擇客機的指令中也會得到分數,但是會與乘客的不滿度有關,不滿度越多得到的分數越少,滿分為10分。


任務介紹

遊戲中收錄了5大人氣空港,分別是福岡空港、關西國際空港、中部國際空港、東京國際空港、新千歲空港。 遊戲的難度是隨著空港的排列順序加大的,其中每個空港又分為3個難度,每通過一個難度才能開啟下一個難度。

等級:初級

目標點數:700點

管制時間:9:30~11:00

要點:最基本的關卡,可以練習一下基本操作。 本機場只用一條跑道,比較容易控制客機的出入。

等級:初級

目標點數:1500點

管制時間:8:15~10:00

要點:還是只有一條跑道,比較容易管理。 不過這里風速有時比較大,會影響客機的降落這需要注意,降落失敗時最好領客機加速飛行。

等級:初級

目標點數:1600點

管制時間:9:00~11:00

要點:中部國際機場比較繁忙,所以客機到來數量會比之前的關卡多。 在跑道上應改多留意客機的行走路線,以免飛機相撞。

等級:初級

目標點數:1600點

管制時間:11:00~13:00

要點:東京國際機場共有2條跑道,會使得管理難度加大。 建議客機的降落和出發各佔用一條跑道,這樣會比較容易管理。 在客機進出停機坪時應多改留意,因為只有一條道路很容易會造成客機相撞的。

等級:初級

目標點數:1900點

管制時間:13:00~15:00

要點:新千歲機場也有兩條跑道,在跑道到達停機坪的路線也會比較容易造成撞擊事件,所以要讓進跑道和出跑道的客機錯開時間。 建議客機在左邊降落在跑道右邊起飛,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時間。



攻略心得

降落流程:
【到著機選擇】:選擇要降落的客機【滑走路選定】:選擇要降落的跑道【著陸許可】:取得客機降落的允許【スボット指定】:選擇停機坪【スボット到著】:到達停機坪

出發流程:
【出發機選擇】:選擇出發的客機【飛行ル-ト確認】:取得出發的許可【滑走路指定】:選擇跑道【タキッング再開】:在跑道上移動許可【離陸許可】:起飛許可【ヂィバ-チャ-引繼ぎ】:飛向目的地

機降落過程:進入繞場航線—接到降落指令—到紅線處時開始降落—接到降落指令—降落到跑道上—接到停機坪指令—滑行到停機坪。

玩家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當時空的話在飛機進入畫面後馬上按指令,可以讓它加速或減速,否則會有一長串廢話,浪費時間,同時需要認真考慮下降的跑道,一般來說當時飛機在那裡選其倒過來最近的下降跑道。 還有在某些機場會有穿越跑道,這是可以加分的,追求高分的要注意了。 一般飛機在空中不用減速,而且如果飛機降落失敗,必須馬上提速,否則撞機的可能很大。

飛機起飛流程:登機完畢—確認航線—接到滑行指令—滑出停機坪—接到確認指令—來到跑道旁—接到起飛指令—起飛。

確認航線:一般我在飛機進入下降過程中(已經確認其下降,同時絕對沒有降落失敗的時候)才用。 讓降落的飛機等者把,而且我等到起飛飛機確認起飛跑道後(有一段拖車慢慢開到起飛飛機的時間)才讓降落的飛機進入停機坪。 (因為不會扣分)。 還需要掌握各停機坪的位置和飛機滑行路線,不要貪快而撞機。 “請聯絡離場管制”的指令我認為這是送分的,必須要。 寧可其他地方扣1到2分。

航空小知識

A300是空中客車公司研製的第一種正面面對美國波音公司競爭的干線客機,為此空中客車公司在研製中採用了當時最新的技術,包括從協和飛機移植過來的技術。 1974年投入航行時的A300客機非常先進並深刻影響了亞音速客機的設計,A300是世界上第一架雙引擎寬體客機,它的生產後來又激發了波音公司研製波音767和波音777,並且為雙發延程飛行(ETOPS)鋪平了道路。
空中客車A310是一種中程寬體客機,由空中客車A300發展而來,由空中客車飛機製造公司製造. 可能A310最著名的標誌就是巡航距離。 A310-300的巡航距離超越了所有A300家族的型號,A310-200超越了除A300-600之外所有其他型號。 正是由於這一特性,A310廣泛用於跨越大西洋的航線。 A300和A310系列是空中客車的主要盈利產品,他們之間有著良好的互操作性, A300-600和A310只需要一天的訓練就可以具有足夠操作其他的型號的能力。
空中客車A320是一種中短程經濟型旅客飛機,由空中客車飛機製造公司生產。 這是第一款使用電傳操作飛行控制系統的大型客機,飛行員的操縱動作被轉換成電子信號,經過計算機處理後再驅動液壓和電氣裝置來控制飛機姿態。 從而代替了過去的主要由線纜等機械裝置來傳輸飛行員指令,進而控制飛機的姿態和動作。
波音747-400系列:世界最快、最大的遠程民用飛機. 波音747一經問世,便贏得了全世界乘客的青睞。 747-400延續了747家族的傳奇,集先進技術於一體,是世界上最先進、燃油效率最高的飛機。 747-400是目前生產的唯一747機型,在氣動性能方面有了許多重要的改進,其中包括: 增加翼梢小翼以減少阻力採用全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駕駛艙安裝最新的機載娛樂系統.747仍然是世界上最快的亞音速飛機,巡航速度為0.85馬赫,即音速的85%。 747與廣受歡迎的777一樣,都是波音遠程機市場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早期的波音飛機相比,767的機翼更厚、更長,後掠角略小,這使其具有優異的起飛性能和燃油經濟性。 另外,767飛機所裝備的兩台高函道比渦扇發動機只需稍加改裝,就能與747飛機的發動機互換。 有了設計先進的機翼和動力強大的發動機,767-200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00000磅(136080公斤),起飛滑跑距離只需5700英尺(1735米),它可以在兩級客艙佈局的情況下載客224人從紐約直飛洛杉磯。 而767-200ER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95000磅(179170公斤),起飛滑跑距離為9400英尺(2865米),最大航程達6600海裡(12220公里)。 也就是說,在三級客艙佈局下,767-200ER飛機可以載客181人,從紐約直飛黎巴嫩的貝魯特、從倫敦直飛印度的孟買,或從東京直飛澳大利亞的悉尼。
波音777是業界技術最先進的飛機。 777採用三級客艙佈局時可搭載301至368名乘客。 777-200的最大航程為5210海裡(9649公里),777-200LR(遠程型)的最大航程為8865海裡(16417公里)。 777飛機的機翼是迄今為止亞音速民用飛機中氣動效率最高的。 在改進757和767設計的基礎上,777增加了機翼的長度及厚度。 同其它競爭機型相比,這種先進的機翼提高了飛機的巡航速度,增加了飛機的爬升能力和飛行高度,並且能在許多高海拔和炎熱地區滿載乘客和貨物起降。


MD80系列是美國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從DC9-50客機發展來的中短程客機。 1977年10月開始研製,最初定名為DC9-80,屬於對DC9-50的加長改進型,80表示預計投入運營的時間為1980年。 第一架原型機1979年10月首次試飛,1980年8月獲美國聯邦航空局適航證,同年9月交付使用。 1983年6月,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放棄著名的DC商用飛機商標,改稱MD,這樣DC9-80系列就變更為MD80系列。 與DC9-50相比,MD-80系列主要的改進是機身加長,翼展加大,採用更大推力的發動機和先進的機載設備,降低了耗油率和噪音。 MD80系列客機和波音737、 A320一樣,是80~90年代最暢銷的中短程客機。 目前已停止生產,共生產近1200架。 MD81:基本生產型,1980年9月開始交付使用。

作者:sd163sd 來源:TGBUS.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hn Hsiao 的頭像
    John Hsiao

    遊戲密技攻略

    John Hs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